【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寻访荆楚好老师 跨学科创新实践、科学艺术支教……七旬教授带着大学生逐梦
343 0

微凉晨光

2022/8/26 20:39:07   



“同学们要敢想敢闯敢拼。”作为老师,文华学院熊永红教授总是这样说。作为领路人,她创办全国首个多屏互动虚实融合的诺贝尔奖经典实验教学实验室,带领学生跨学科进行创新实践;为教育献力,她创立科艺联创团队,带领大学生走近光谷、深入山区,开展支教服务活动,让科学与公益的光芒照亮到更远的地方,也让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在文华学院成功落地。

创建虚实融合实验室

带学生跨学科创新实践

即将迈入七十岁的熊永红教授,已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近四十个年头。熊永红教授曾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工作和任教过,是“国家教学名师”。积累了许多科研和教学经验的熊教授,退休以后来到了文华学院,继续发光发热。

任教多年的熊永红教授潜心科学育人,希望让学生们在了解科学原理、动手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挖掘个人潜能,树立远大志向。初来文华学院任教,熊永红教授便向学校提出了创建全国首个多屏互动虚实融合的诺贝尔实验室的构想,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依托该实验室开设了《跨学科创新实践专题实验》、《诺贝尔经典实验赏析》等系列课程,给予不同专业、不同的需求的学生以更加合适的选择,便于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在熊教授的课堂中,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们被鼓励自行组队,在课内共同探讨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确定初步方案,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在课外,基于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所学,大家自发组建成为参赛队伍,发挥跨学科的优势,设计方案、完成参赛项目,在各类竞赛中绽放独属青年的光芒。而熊教授,像是一直守候着、扶持着学生们前进的一支“拐杖”。

文华学院工程实训楼B座515,便是熊教授创办的诺贝尔奖经典实验室、科艺联创工作室的所在处,熊永红教授开设的《跨学科创新实践专题实验》也在这间实验室授课。

周三的晚上,熊永红教授总会在实验室早早等着前来上课的学生们。在课前,熊教授总会亲切地问候大家,“同学们都吃饭了吗?近期课程作业多不多,是不是快迎来考试了……”

熊永红教授一直提倡开放式教育方法、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们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跨学科创新实践专题实验》的课程上,熊教授以学习兴趣为导向,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接受科学熏陶,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打造“一生一课表,一人一技能,一组一课题”,让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学科类竞赛或实验项目、科学调研等进行深入学习,结合学习、实践情况进行项目设计、论文写作等。虽然课程时间有限,但学生们可将课堂延伸至课外,这将进一步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更好地培育崇尚科学的精神。

个性化辅导学生

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

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熊教授秉持着自己对教学的极致追求。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熊永红教授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同学们能够见识到更多,让学生们动手尝试的机会更多。当一些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索实验,熊教授会将学生带到华中科技大学的实验室里,去尝试使用不同的实验器材,一步一步指导操作。
“不管是实验还是演讲,都是科学精神熏陶的一个过程。”熊永红教授尊重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化”。对于不同学科的同学,熊教授有着不同的指导方法,对于文科生,熊教授更加注重帮助他们提升逻辑思维的能力;对于理科生,熊教授更加偏向对他们创意思维的开发。努力打造学生“乐于听、便于学、会分析、能应用、可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养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熊教授也常常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做好自己的规划,对学生的培养,不局限于诺贝尔创新创业实验室。

无论是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还是物理实验竞赛、科普讲解大赛,熊教授都倾尽所有。学生们缺少参考资料,熊教授就将自己曾经教学中用到的资料分享给同学们,甚至是讲课的视频,收到材料的同学们直呼“过瘾”。每每坐在台下听着学生们的答辩汇报,熊永红教授总是认真地倾听,思考学生们作品的可行性与创新性,思考是否还有进步的空间。

在诺贝尔实验室里,团队成员们可以激情地讨论,可以大胆地动手去做。动手能力强的一起参与项目的研发,擅长演讲的同学提供给他舞台,文笔好的一起编排科技情景剧,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每当有竞赛或是其他活动的时候,熊永红老师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你想做什么?”和“你会做什么?”

已经毕业了的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的赵哲,现在湖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原也是科艺联创工作室的成员,他喜欢演讲,希望用自身特长,把枯燥的科学知识生动化、优美化。在一起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时,他只有三天的时间做准备,但熊永红老师非常支持他去参加,并给他鼓励。从定主题、收集资料到写讲稿,一遍遍的练习,再到最后上台收获掌声,收获现场专家的认可,这些都离不开团队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即使到了赵哲读硕期间,他的硕士导师也表扬他在本科期间在团队里参加的武汉市科普讲解大赛和湖北省物理实验创新设计比赛中的成绩,赞扬他有科研的潜质与韧性。

同学们每次向熊教授汇报自己的项目进展时,熊教授也会给出自己最真诚的建议;学生们发来PPT,熊教授也细致地检查,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即便是行距、字号不统一的小问题,她也会提醒学生及时纠正。同学们的作品完成有困难,熊教授也会和同学们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创立科普工作室

进行科学艺术支教

从通山县通羊四小,到咸宁市通城县荻田村,再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光谷第二十八小学……自创办科艺联创工作室(即武汉市科协熊永红科普工作室)以来,熊永红教授联合文华学院校团委,带领科艺联创团队开展线上线下支教服务活动。从科学实验到趣味化编程,从爱国主义文学到艺术文化,开展的支教课程丰富多样。

作为团队的负责人,熊永红教授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基于团队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熊教授帮助大家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再对大家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进行潜心指导,“以老带新”,传授授课经验。

作为授课老师,基于前期调研情况,熊教授也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创新,输出了许多适合青少年儿童的科学实验课程和相关教学实验器材、图画绘本等,通过打造线上线下虚拟与实际结合、知识与趣味并存的科学艺术课堂,为偏远地区、山村中小学带来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基础设施,为武汉市光谷周边中小学拓展课堂形式,为他们插上科学艺术的翅膀,点亮孩童梦想。

从车水马龙的城市楼宇间,到稻谷飘香的乡村田野,五年来,熊永红教授带领着科艺联创团队以文华学院为中心点,走向光谷周边中小学,前往武汉市周边乡镇,辐射至其他周围省份,变得是课堂开展的地点,她将科学与艺术的种子,在更多孩童的心中萌芽,将潜能、立志、实践的风帆,飘扬在更多青少年心间。

学生们在跟随熊永红教授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到了熊永红教授对于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敬畏之情。在对学生的教学与指导过程中,熊永红教授不仅传授给学生们科学知识,也在不断地给同学们带去人文关怀,她是国家名师,也是学生心目中的“亲密家人”。“红”枫如火,熊永红教授对科学极致的追求也好似一团火,熊熊燃烧,经久不息。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 投诉建议 联系我们
浙ICP备19038669号-1 联合校园 @2021 unuid.com